一般往年这个时候,许多高三学子开始忙于奔赴各地,参加各高校举行的自主招生考试。今年,直到上月底,备受关注的2015年高校自主招生方案才相继公布。与往年相比,今年的自主招生考试次调整到高考后进行,从报名条件到考核内容等方面都有很大调整,“北约”等高校间的“联盟考”也全部取消。
而今年清华大学人文科学实验班自主招生的考核内容“用篆书默写540部,简单讲解‘六书’……”这个在常人看来无法破解的题目,在清华大学公布2015年自主招生简章后,不少网友直呼“任性”。截至,全国90所(含分校)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招生简章悉数发布。
然而,纵观今年的《招生简章》,与往年有很大改变,这也是自2003年教育部开始推行自主招生考试后,事隔12年后的次调整。这些政策到底有什么变化?学生又如何看待这些变化?面对这些变化,学生又该如何调整备考心态?带着这些问题,记者进行了采访。
“今年大的改变是整个考试流程的变化,这让考试变得更加公平、公正、合理。”仙桃中学一位教师说道,自从自主招生简章公布后,他也在实时关注,希望能为报考学生提供更多建议。
以前自主招生在高考之前,这让很大一部分学生把过多精力放在自主招生考试上,减少了对高考的复习,而今年自主招生的考试延迟到了高考之后,这样会让学生投入更多精力到高考,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好事。
在申报条件方面,不少学校取消了校长推荐,如我省华中师范大学取消了校长直荐,武汉理工大学自荐报告更是需要考生本人手写,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“靠关系”、“走后门”的情况,让考试过程变得更公平。并且,今年自主招生试点高校须将参加考核的考生名单、入选资格考生名单、录取考生名单及相关信息,分别在本校、生源所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及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上进行公示。考核过程须全程录像,专家名单和面试顺序由抽签随机确定,防止暗箱操作。
而对于这些变化,学生又有什么看法呢?目前正在仙桃一中读高三的理科生小刘告诉记者,今年他已经报名了,报考的是华中科技大学,不过他说终去参加考试还要看高考成绩如何,如果高考成绩不过线,他不去参加考试了。
虽然有些学生会犹豫,不过也有一些学生坚定不移地选择参加考试。“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,不管能不能录取总是要试一试,说不定可以过呢。”仙桃中学高三一名学生说道,他们班今年报考自主招生的学生并不多,但他还是决定参加,因为有机会不能放弃,不过他也表示由于考试是在高考后举行,还是会认真备战高考。
政策的调整,确实会给不少学生带来影响,相比以往参加报名自主招生考试的人数,今年肯定会减少很多。从各院校公布的招生简章看,大多数院校不约而同地将自主招生测试时间安排在了6月13日——14日,也是高考结束后的个。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,测试安排在6月14日的院校多,有的院校是6月13日、14日两天,有的是6月14日、15日。
“往年,考生可报考好几所学校,这样无形中加大了他们的学业负担和压力。今年由于各高校的测试安排集中,考试时间撞车,考生选择空间大大缩小,要求考生目标明确,多数考生能选一到两所院校。”虽说自主招生考试是一个机会,不过专家提醒,对待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考生也需要理性看待,不能盲目关注自主招生而忽略当前的学习。
据仙桃中学一位教师介绍,今年自主招生考试的比例更是严格控制,自主招生计划不得超过各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%,这意味着100个人里,能录取5个人,较低的录取率,意味着更难通过,如果花费太多时间而终却没通过,会得不偿失。其实自主招生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考取名校的机会,不是全部,即便是自主招生过了,后也要看高考总分成绩,如果投入太多精力在自主招生考试上,即便到时候自主招生过了,高考总分没过也没办法录取。如今,离高考不到100天,考生有稳扎稳打才能终拿到通往心仪大学的“门票”。